阿里店铺|凯泽店铺|凯泽顺企网|凯泽靶材店铺   宝鸡市凯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官网!
全国服务热线

0917-337617013759765500

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

首页 >> 新闻资讯 >> 技术资料

前处理及热处理对钛合金靶材化学镀镍层性能影响的研究

发布时间:2024-09-14 20:51:10 浏览次数 :

1、引言

钛合金因其优良的耐蚀性、极高的强度比,被誉为第三金属。更难得的是,钛合金在-253℃~500℃这样宽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以保持高强度,但其缺点是表面硬度低、耐磨性能差。纯钛的硬度约为150HV~200HV,钛合金的硬度通常不超过380HV,在很多情况下,这样的硬度值不能满足实际生产应用的需求[1]。

在钛合金表面镀镍可赋予零件表面一定的硬度和耐磨性,化学镀Ni-P合金工艺在化学镀技术中是研究和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向。Ni-P非晶态合金是非晶合金中最为普遍的一种,其经过一定温度加热晶化后,晶粒细微,并往往伴随着析出细小、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,在镀层中引起弥散强化,使得镀层显微硬度大大提高,其耐蚀性甚至优于硬铬镀层,因此可用作耐磨表面镀层[2]。唐恩军等[3]通过低压吹细砂加氢氟酸活化的前处理方法,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结合力良好的化学镀Ni-P层。Khoperia[4]研究发现,化学镀镍层经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改变Ni-P层组织结构,Ni3P第二相颗粒析出产生弥散强化,使镀层硬度提高到900HV,镀层耐磨性能明显提高。

本文以工程化应用为目的,通过单因素试验,优选出影响钛合金化学镀镍膜层性能的工艺参数,并形成钛合金化学镀镍工程化工艺流程,为不同使用要求下的钛合金筒体-活塞等相关摩擦副的设计、处理工艺提供数据及试验支持,实现了在作动系统部件产品中的推广和工程化应用。

2、试验

2.1试验方案

钛合金与氧有极高的亲和力,是一种极易氧化的金属,其暴露在大气或水溶液中,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。这层氧化物薄膜由TiO、Ti2O3、Ti3O2、Ti3O5等组成,十分牢固,厚度约(5~70)×10-10m。经铸造、热处理的零件表面氧化膜更厚,氧化膜因机械损伤遭到破坏时能很快自动愈合,故很难去除。当采用氟化物浸蚀的方法将钛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去除后,因钛合金极易氧化,其新鲜表面只要一接触到空气、水或水溶液就会立即形成氧化膜。要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,首先需要把钛合金表面的氧化膜除净,其次是在镀层金属被沉积前保持钛合金的活性表面[5]。因此,钛合金化学镀镍前处理方式直接影响镍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情况。

本文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案进行单因素试验,优选出获得良好结合力镀层的方案(如表1所示)。

b1.jpg

钛合金电镀或化学镀的另外一个难题是渗氢量的控制。钛合金是一种极易渗氢的金属,在电镀过程中,除油、浸蚀、活化、施镀均有氢以原子态吸附在钛合金表面。首先,氢通过钛合金晶格向内扩散,形成脆性晶间化合物,使材料的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大大下降。若没有采取有效的除氢措施或方法选用不当,一旦含氢量超过150ppm,就会导致氢脆的发生。其次,吸附在钛合金表面的氢原子会以氢气的形式析出并吸附在零件表面,阻碍了金属离子在该部位的正常放电。

如果氢气泡在整个电镀过程中滞留在一个部位不脱落,那么就会在该处形成孔洞。另外,对钛合金零件施镀一段时间后,随着钛合金内含氢量不断增加,钛合金晶格内有一部分氢原子仍然会以氢气泡的形式析出,此时由于镀层的结晶阻碍了氢气泡的析出,在氢气泡和内应力的双重作用下,该处就会开裂、起皮、镀层脱落[6]。

TC6化学镀镍后,依据AMS 2404和HB/Z 5071标准选取不同的温度(288℃、343℃、399℃、488℃)进行热处理,然后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钛合金的含氢量进行测试,以保证钛合金含氢量在安全范围内。

2.2试件加工

试样为钛合金TC6,其主要化学成分见表2。

b2.jpg

TC6钛合金化学镀镍试样示意图如图1所示,其规格为Φ35×5mm,加工后进行机械抛光,再采用乙醇和丙酮进行超声波清洗,试样的表面粗糙度Ra0.4μm。试件经真空退火消除钛合金零件中的残余应力,并可以进行除氢处理。

t1.jpg

2.3检测及表征方法

(1)采用ZEISS-40MAT型扫描电镜(SEM)观察分析镀镍层截面的微观形态特征。

(2)采用Wilson-TURON-2500硬度测试仪,按ASTM-E-384对镀镍层进行硬度检测,并记录镀层硬度实值。

(3)采用X-max20能谱仪,按GB/T 3620.1-2016标准对镀镍层进行成分测试分析,测定强化层元素。

(4)采用ELTRA-ONH-2000型氧氮氢分析仪,按照GB/T 4698.15-2011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钛合金的含氢量进行测试。

3、结果与讨论

3.1前处理方法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

钛合金极易氧化,其新鲜表面接触空气或水溶液会立刻生成氧化膜。要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镍层,首先需将钛合金表面的氧化膜除净,其次是在镀镍层金属被沉积前保持钛合

金的活性表面。因此,钛合金化学镀镍前处理方式直接影响镍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情况。本文采用不同的前处理方案进行单因素试验,镀层结合力情况如表3所示。

b3.jpg

镀层结合力检查使用锉刀法并结合观察镀层形貌的方法。首先,按GB/T 5270-2005标准将试样夹在台钳上,用粗扁锉锉其锯断面,方向从基体向镀层,锉刀与镀层表面大约成45°角。化学镀镍层不出现与基体分离现象,判断为结合力合格。其次,采用ZEISS-40MAT观察镀层表面。

TC6钛合金采用不同前处理方法进行化学镀镍,得到的镀层组织形貌如图2所示。图2A为不吹砂直接进行氢氟酸活化处理,得到的镀层容易开裂脱落;图2B为低压吹细砂+冲击镀镍处理,得到的镀层有许多细小裂纹,结合力不合格;图2C为低压吹细砂+氢氟酸腐蚀+氢化处理,得到的镀层裂纹较少,经锉刀法检查,镀层结合力合格,但氢化溶液使用寿命短,溶液不稳定;图2D为低压吹细砂+氢氟酸腐蚀,得到的镀层均匀致密,几乎没有裂纹,经锉刀法检查,镀层结合力合格且流程较简单。

t2.jpg

3.2温度对镀层硬度的影响

TC6钛合金化学镀镍后按表4进行热处理,分别在空气炉和真空炉里进行。采用Wilson-TURON-2500硬度测试仪,按ASTM-E-384进行镀层硬度检测,并记录镀层硬度实值。

b4.jpg

TC6化学镀镍后依据AAMS 2404和HB/Z 5071标准选取不同的温度(288℃、343℃、399℃、488℃)进行热处理,分别在空气炉和真空炉里进行。采用Wilson-TURON-2500硬度测试仪,按ASTM-E-384进行镀层硬度检测,并记录镀层硬度实值。在空气炉中进行不同温度的热处理后,钛合金试样随着温度的升高,其表面发生氧化,颜色由淡黄色→蓝色→紫色[7]。在真空炉中进行同样温度的热处理后,钛合金试样未发生氧化,表面仍为光亮的金属本色,如图3所示。

t3.jpg

钛合金化学镀镍试样的镀层厚度约为40μm~45μm,为明确镀层厚度与对应硬度的关系,沿基体向外每10μm范围测试硬度,得到不同温度下的镀层硬度,结果见表5。可以看出,随着真空炉温度的升高,镀层硬度表现为先升后降,288℃热处理后试样的硬度约757HV,343℃时硬度为847HV,399℃时硬度达到906HV,488℃硬度为662HV。这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,镀层中Ni-P合金组织粗化导致硬度有所下降[8]。综上所述,钛合金化学镀镍层采用真空炉热处理,温度为399℃时硬度最高。

b5.jpg

3.3化学镀镍镀层成分及物相检测

钛合金化学镀镍镀层采用X-max20能谱仪,按GB/T 3620.1-2016标准进行成分测试分析,结果如图4所示。采用PHILIPS-DW2700型X射线衍射仪(XRD)进行物相测试分析,如图5所示。

t4.jpg

由图5可知,镀镍层Ni质量百分比约为93.3%,P质量百分比约为6.7%。因此,化学镀镍处理的镀层为Ni-P合金,这类非晶态合金经一定温度加热晶化后,晶粒细微,并往往伴随着析出细小、弥散分布的金属间化合物(Ni3P),在镀层中引起弥散强化,使镀层显微硬度提高[9],可以达到900HV。

t5.jpg

3.4不同热处理状态的含氢量检测

氢是氢脆的直接因素,钛合金中氢的固溶度为20ppm~200ppm。当超过溶解度时,就会形成TiHx,随着氢含量进一步提高,氢化物的数量增加,体积增大。如果氢化物主要集中在钛合金表面,则表面氢化物会发生脆性剥离,从而引起腐蚀加速。如果在应力作用下扩散到应力集中的位置形成氢化物,由于内部微裂纹的应力作用扩散贯通,从而形成氢致开裂。

在钛合金化学镀镍工艺过程中,除油、氢氟酸活化、施镀及退镀环节均存在吸氢行为。因此,为防止发生氢脆,考查不同热处理对钛合金含氢量的影响至关重要。采用ELTRA-ONH-2000型氧氮氢分析仪,按GB/T 4698.15-2011对不同热处理状态下钛合金的含氢量进行测试,结果见表6。

b6.jpg

从表6可以看出,虽然采用了氢氟酸等酸性溶液进行活化处理,且化学镀镍工序中都会有吸氢过程,但是钛合金在本工艺的增氢量并不多,约在30~50ppm之间。钛合金化学镀镍采用空气炉热处理,会引发吸氢,399℃时含氢量为264.76ppm,超出了可以形成氢化物的溶解度范围。因此,钛合金化学镀镍需采用真空炉进行热处理。采用真空炉399℃热处理时,含氢量由109.00ppm降低至104.28ppm,说明真空炉热处理可释放钛合金在化学镀镍工艺过程中吸收的氢,因此含氢量有所降低,并且在安全范围之内。

3.5钛合金化学镀镍工艺流程确定

综上所述,确定钛合金化学镀镍工艺流程,如图6所示。

t6.jpg

4、结论

为提升钛合金表面硬度,增强其耐磨性能以满足产品技术指标要求,开展TC6钛合金化学镀镍及耐磨性能研究,得到以下结论:

(1)钛合金TC6化学镀镍处理后,镀层厚度约为50μm,硬度梯度显示,镀层硬度在各个温度区间内分布均匀且随着温度升高而提升,真空炉399℃热处理,硬度可达900HV。

(2)前处理采用低压吹细砂+氢氟酸腐蚀活化,得到的镀层均匀致密,几乎没有裂纹,经锉刀法检查,镀层结合力合格且流程较简单。

(3)选取镀层不同区域进行能谱成分分析,发现镀层中Ni质量百分比约为93.3%,P质量百分比约为6.7%,化学镀镍处理的镀层为Ni3P合金。

(4)钛合金化学镀镍需采用真空炉进行热处理,399℃热处理含氢量104.28ppm,含氢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。

本文完成了钛合金化学镀镍工艺研究,试样性能指标完全满足现有TC6钛合金筒体产品图纸技术要求,为钛合金筒体内壁硬化增加了有效的解决方案。

参考文献

[1]訾群.钛合金研究新进展及应用现状[J].钛工业进展,2008,25(2):23⁃27.

[2]范洪富,闫红娟,张翼,等.热处理对钛基化学镀Ni⁃P镀层性能的影响[J].材料热处理学报,2008,29(4):153⁃156.

[3]唐恩军,赵云强,刘智,等.钛合金化学镀Ni⁃P合金工艺研究[J].航空维修与工程,2016(10):84⁃87.

[4]KHOPERIATN.InvestigationofthesubstrateactivationmechanismandelectrolessNi⁃Pcoatingductilityandadhesion[J].MicroelectronicEngineering,2003,69(2):391⁃398.

[5]周泽翔,程海斌,薛理辉,等.改善化学镀镍层结合力的方法及其检测手段[J].材料导报,2006,20(2):79⁃81.

[6]杜楠,陈庆龙,刘刚,等.一种提高钛合金化学镀镍层结合力的方法[J].材料保护,2011,44(11):61⁃63.

[7]贾志强,曾卫东,张尧武,等.氧化处理对TC21钛合金氧化色及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,2013,42(1):49⁃53.

[8]宁铮,赵晴,陈庆龙,等.钛合金化学镀镍层结合力影响因素探讨[J].材料保护,2010,43(2):33⁃35.

[9]朱雪峰,余日成,黄艳华,等.热处理对TA19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金属热处理,2015,40(2):103⁃106.

相关链接

Copyright © 2022 宝鸡市凯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   陕ICP备19019567号    在线统计
© 2022 宝鸡市凯泽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在线客服
客服电话

全国免费服务热线
0917 - 3376170
扫一扫

kzjsbc.com
凯泽金属手机网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