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定义
光学涂层用钛靶材是一种高纯度钛材料(通常纯度≥99.9%),通过物理气相沉积(PVD)或溅射技术制备光学薄膜(如增透膜、反射膜等),广泛应用于精密光学器件(镜头、滤光片、激光镜等)。
2、性能特点
超高纯度:避免杂质导致光学散射或吸收。
致密性:密度≥4.5 g/cm³,减少溅射过程中的颗粒飞溅。
晶粒均匀性:晶粒尺寸≤50 μm,确保镀膜厚度一致性。
耐高温性:熔点1668℃,适合高能溅射环境。
低气体含量:氧含量<500 ppm,氢含量<50 ppm,防止镀膜气泡。
3、制造工艺
原料处理:海绵钛(纯度99.95%)经电子束熔炼(EBM)去除挥发性杂质。
热机械加工:多道次热轧(温度800-1000℃)细化晶粒,后续退火消除应力。
精密加工:线切割/CNC加工至±0.1 mm公差,表面粗糙度Ra≤0.8 μm。
清洗包装:超净室清洗(Class 100),真空密封防氧化。
4、执行标准
标准类型 | 具体标准 | 关键指标 |
国际标准 | ASTM B299(钛及钛合金铸锭) | 纯度≥99.9%, O<700 ppm |
中国标准 | GB/T 3620.1(钛及钛合金牌号) | TA1级工业纯钛 |
行业规范 | SEMI F47(半导体材料标准) | 杂质总含量<0.1% |
5、应用领域
精密光学:相机镜头(如蔡司T*镀膜)、激光谐振腔镜(反射率>99.5%)。
航空航天:卫星光学传感器抗辐射涂层(厚度误差<5 nm)。
医疗设备:内窥镜防反射膜(透光率提升至99.8%)。
6、与其他钛靶材的区别
类型 | 光学涂层靶材 | 镀膜钛靶材 | 半导体靶材 | 平面显示靶材 |
纯度要求 | ≥99.99% | ≥99.9% | ≥99.999% (5N) | ≥99.95% |
关键指标 | 低氧、低氢 | 密度均匀性 | 超低Al/Ca/Fe | 大尺寸(>2m) |
典型应用 | 激光镜面 | 工具硬质涂层 | 晶圆金属化层 | OLED阳极层 |
加工精度 | 表面粗糙度Ra≤0.4 μm | Ra≤1.6 μm | 晶向控制(<2°偏差) | 平面度≤0.05mm/m |
7、选购方法
参数验证:要求供应商提供GDMS(辉光放电质谱)报告,确认Fe<50 ppm、C<100 ppm。
结构检测:采用EBSD(电子背散射衍射)分析晶粒取向均匀性。
供应商审核:优先选择通过ISO 9001和IATF 16949认证的厂商。
样品测试:在相同溅射功率(如5 kW)下测试膜层透过率(需≥99.3% @550 nm)。
8、注意事项
储存:恒温恒湿(20±2℃, RH<40%),拆封后需在48小时内使用。
安装:使用铟箔(厚度0.05mm)作为背板导热层,确保靶材与阴极接触电阻<0.1Ω。
报废标准:当靶面侵蚀深度超过总厚度30%时(如原始厚度10mm剩6.5mm以下),需更换以防镀膜速率下降。
安全:钛粉尘具有燃爆风险(爆炸下限60g/m³),加工时需配备防爆除尘系统。
光学级钛靶材是高端镀膜的核心材料,其性能直接影响光学系统的能量损耗(每0.1%杂质增加约2%的散射损失)。在半导体和显示领域靶材趋向大尺寸化(如G10.5代线需4m长靶)的背景下,光学靶材更聚焦于微观结构控制,需结合XRD(X射线衍射)进行择优取向分析,确保(002)晶面占比>70%,以实现最优膜层生长。